close

 

 

拿起手機,打開電視,漫無目的的切換頻道....

無聊的時候,究竟你會做什麼?

亦或著該這麼問,你究竟懂不懂『無聊』?

擁有了智慧型手機,是否讓我們離當下越來越遠?

您是否意識到,科技產品一方面是實用且方便的輔助教材,卻也同時需要花更大的精力,抗拒誘惑?

您是否不分場合,無時無刻總想上網,因此常常分心?

您是否感受到越依賴科技,大腦就越沒機會使用?

您還記得擁有智慧型手機之前的日子嗎?

細細回想並記錄,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,我們其實過得還不錯

細細盤點著那些讓我們快樂的事情,快樂其實很簡單

無聊有兩種_德國心理學家馬丁.杜勒曼(p40)

情境無聊(situational boredom)

情況造成的無聊指的是暫時無法避免以及可以預測的情況,例如長途旅行或乏味的晚餐談話等,所造成的瞬間感受,這是可以掌控的,你知道它終將結束。

存在無聊(existentialboredom)

屬於存在與心靈性質,強大又不堪的空虛、孤獨與疏離感。

無聊的價值.人類進化的必須(p42)

每一種情緒都有其目的-為了進化。_《無聊的價值》珊迪.曼恩

乏味的感覺促使人們起而從事比手邊的事更有意義的活動。_威南.凡.提伯格

「試想一個永遠不會讓你感到無趣的世界。我們不斷對每件事感到興奮...。」那一定會把所有感官累壞。_珊迪.曼恩

無聊點燃想像力?! _珊迪.曼恩

當我們感到無趣時,會搜尋周遭更強烈的刺激點。所以,我們可能透過思緒漫遊,在腦海神遊到別的地方來尋找刺激,因此能激發創造力。(p44)

 

一旦開始做白日夢、讓思緒漫遊,你就能超脫意識並進入潛意識。這個過程導致新的連結出現,這就是創意誕生的過程。(p44)

 

思緒漫遊:指的是當我們做著無聊的事情,或是什麼也不做的時候,大腦所從事的活動。(p45)

 

白日夢有三種:低度專注力;罪惡感-煩躁不安;正面-有建設性。(p51)

想想,情緒會有高低起伏,才知道善的可貴、正因為有喜怒哀樂,我們的人生才會精彩,適時的讓生命留白,成為我最快樂的選擇

 

靜靜的,我用實際的行動,讓自己無聊,在煮水的時候,不再使用手機,視線靜靜的看著瓦斯爐上的火焰,竟覺得無比滿足,我會好好注意自己浪費的時間,以及思考如何能夠「專注在無聊」這件事情上...

挑戰3:一整天不拍照

  • 捕捉當下的衝動,正在改變我們對當下的實際體驗:究竟拍照是為了抓住珍貴人生稍縱即逝的一刻,抑或是立刻預想到,人們看到這些精彩相片的想法,兩者很難區分。(p133)

  • 報名參加女兒班上遠足的父親,從搭上巴士開始,整段旅程都在照相、上傳至臉書,也不斷察看有多少人按讚。最後她女兒告訴他,他已經有一個多小時沒跟她說話了。(p134)

  • 「這一代的孩子理論上熱愛科技,但我不只一次聽到他們說:『爸,不要再上Google了。媽,不要再滑手機了,我想要跟你們聊天。』這顯得相當諷刺。」_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特克(p134)

  • 讓活在當下,多過於拍攝當下。把注意力從手機抽離,轉移到我們真正想建立關係的人身上。(p135)

  • 拍照損傷效應:每一次“快照”某樣物品,其實都會損害我們對那件物品的記憶。因為大腦認為不用再多想了,不用管了。_心理學教授 韓珂

  • 如何透過拍照強化記憶:拉近鏡頭,拍下物件的特寫,聚焦單一事物需要的注意力和認知過程,能消弭拍照損傷效應。_心理學教授 韓珂

看著手機裡面的照片,才知道有多依賴手機來「幫助記憶」,卻也會讓人忘記當下的美好,以及該放在上面的注意力,用圖像之外的辦法來規範自己,讓自己進步

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因為我沒有那些需要被打發的時間

自從WFH之後,對於時間管理的規範上,比起退伍前的自己,進步了不少,我挑戰過,但是刪掉後過了幾天又安裝回來,發現我需要那10~20分鐘的時間去沉澱/釐清思緒,玩遊戲的那時間裡,我可以暫停其他所有工作,都是為了暫停過後能夠更清晰的面對問題,你不要有壓力的去處理那些不擅長的事情,甚至饋對於自己,時間的主人,是不是你,在今天有了很好的詮釋。

 

挑戰5:假裝休假

隨時隨地工作,傷害深度工作力

許多工具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工作,但也能輕易讓我們在工作中轉移注意力。根據干擾專家馬克的研究,我們每次回應鈴聲通知或對話框,平均得花掉23分又15秒,才能再回到工作上。(p187)

 

這分心狀況傷害最大的就是-深度工作力(專注於高認知需求任務而不分心的能力)。(p187)

 

如果我們一直忙著回覆,就沒有時間想出新構想。(p196)

 

安靜時間與空間,從不間斷的數位互動抽身

 

每個工作者都需要單獨或安靜的空間,讓大腦避免回應工作或立即刺激,甚至不去專注某個特定主題,就只是放空,讓大腦能進行思緒漫遊(p195)。偶爾需要獨處的時候,就算只是到外面散步一下也可以-但不要帶著手機。(p197)

 

在休假時還從事大量的工作,對你的大腦很傷。(p197)

 

定出界線:(p207)

  • 限定「上網時間」、可以自由定義要1小時、30分鐘等等,時間一到就下線。
  • 定出「不上網跟恢復元氣」的時間,例如一天中的幾點到幾點是放空時間。
  • 定出「一天好幾個小段的休息時間」,例如去倒水時順便做伸展,或是定好時間打電話跟朋友聊10分鐘。
  • 找到或創造一個「安靜工作空間」:禁止聊天、禁止講電話、禁止任何聲音。

 

假裝休假(p210)

    • 需要多長假期?1小時、20分鐘、一個下午?由你決定!

    • 安排遠離電子郵件、簡訊、社群媒體和電話干擾的休息時間,讓自己靜下心思考,不再忙於回覆他人需求。

    • 選擇“最不忙碌”的時候來斷線:不看郵件不回電話,設定自動回覆,設計出趣味有創意的離線訊息,例如「看到更多真臉、更少臉書,絕對需要我的時候再Call我」,把離線訊息PO在所有聯絡平台。

    • 若不確定如何讓別人知道你在休息,可參考以下訊息

「哈囉!我現在正專心進行一個案子,我會在今天下午四點查看我的電子郵件、訊息。如果有急事,請直接撥打傳統電話給我。」

 

「我今天有意識地和我手機分開。」

「科技走開,分心走開。我離開一下3C設備。感謝您的耐心。」

 

這個章節是影響我最多、我會延續用的方式,用短短的時間,來轉換心境上的不同,在自己沒有電的時候,能夠用這個方法替自己加油打氣

挑戰6:抬起頭,「看」些什麼

  • 倒數第二個挑戰,鍛鍊我們一整週所釋放出來的注意力,留意生活中的「乏味細節」。(p234)

  • 現在的您已開始有意識地運用手機,獲得更多離線時間,當您好好觀察生活周邊的人事物,您將發現周遭遠比意料中更加有趣!

 

挑戰:

  1. 找個公共場所(例如公園、購物中心、加油站、學校走廊等等),在那裡待一陣子,看任何映入眼簾的事物,觀察那些平常低頭滑手機不會注意的事。

  2. 時間多短都沒有關係!

  3. 靜止下來,像是盯著某處在思考,或是放大某個乏味的細節。

  4. 留意四周,留意是創造的第一步。讓你的心智遊走到任何想去的地方,用新方式看待舊事物,做出新連結。

 
 
東豐綠廊的廣場,有著不一樣的感動,竟然是在這樣的早晨,看著平常不會注視的圍牆,腦袋也是竭盡所能地放空,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...

 

享受吧!這唾手可得的無聊!!

經過了前面5項挑戰,應該有些注意力被釋放出來,這時別再低頭,轉而留意那些生活中你原本覺得乏味的細節!

謝謝阿馨這9天的帶領,讓我深深地對《生活玩家》這四個字肅然起敬,哈哈

果然,一個人走不遠,但一群人就能玩很久...這是我玩的第三本書,獲益良多,希望我的生命中能有更多『無聊』!

screen_shot_pic_1627524436_138931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左手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